新技术!“一管血”揪出卵巢、甲状腺早癌,精准度高达90%以上

当下,国内癌症筛查方法主要有基于影像学的X光线、CT、PET/CT、核磁共振检查、多普勒彩超,以及可视化内镜、蛋白标志物等。此外,还有小活检组织标本病理分析。然而,这些检查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寻找非侵入性、有较好的量化指标、可重复性较强以及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早筛方法,成为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因此,液体活检技术应运而生。基于其无创性的检测原理,标本更易获取,实现实时动态监测,更早发现肿瘤,这一技术成为癌症早筛的有效“武器”。

目前液体活检主要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DNA)、微小RNA(miRNA)等。而miRNA是一类在动植物细胞中广泛表达的内源性小分子非编码RNA,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众多过程,影响肿瘤发生、发展。它在血液中以核酸-蛋白复合物形式存在或被包裹形成外泌体,可耐受反复冻融和极端pH环境,更为稳定。

研究表明,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miRNA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检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miRNA的出现,让即使在“无症状”萌芽期的癌症也能够被发现,我们就有机会更早地进行拦截。

在miRNA癌症早筛领域,国内研究者有一系列重大研究进展。其中,我院白泽检验所刘昌功教授(曾任职美国杰富逊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癌症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副教授,2008年任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终身教授兼高通量基因测序和非编码核酸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癌症基因组学的研究和疾病基因分析诊断工作,他带领团队启动了针对卵巢癌、甲状腺癌的miRNA癌症精准早筛技术的研发。

日前,这两项miRNA癌症精准早筛新技术正式面世,并填补了这两个领域的技术空白。

一个好的早筛产品应该是怎样的?首先,它要具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两个特点。灵敏度是指癌症患者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比例,体现了产品判断阳性病例的能力,敏感度=真阳性人群/全部癌症患者。特异性是指在检测发现的未患癌症人群中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比例,特异性=真阴性人群/未患癌症人群。

Scroll to Top